2017年8月,四川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施意見》,提出四川省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目標:在2020年,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初步形成,研究闡發、保護傳承、國民教育、宣傳普及、創新發展、傳播交流等方面協同推進并取得重要進展;到2025年,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基本形成,弘揚中國精神、體現四川特色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文化軟實力明顯提升?!兑庖姟酚“l后,各地積極響應,探索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新模式,開展了多形式、多陣地的教育活動,營造出濃厚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為實現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目標作出了積極嘗試和有益實踐。
2017年11月26日,由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四川省文化廳、四川省教育廳主辦的“四川省第三屆中小學川劇傳習普及展演”活動在四川省川劇院精彩上演。來自全省13個地(市)25所學校的600多位川劇“小戲骨”帶來了極具川劇元素與特色的節目。唱念做打、揮槍舞袖,孩子們一顰一笑間透出的川劇范兒萌化了現場的各位看官。【詳情】
近幾年,成都不少中小學開展川劇進校園活動,培育出不少小“戲骨”。11月14日下午,記者來到成都市雙流區東升小學,學校的少兒川劇社正在進行每周的訓練。從2010年開始,東升小學就與成都市川劇院達成合作,全面推進川劇進校園,每周由川劇院派出老師,到學校給學生們進行輔導;同時,學校成立專門的教研組編撰相關教材,在全校進行川劇的相關知識普及。【詳情】
作為中國戲曲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川劇是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載體,是極具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為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鼎屏小學成立了川劇傳承基地,并將川劇納入日常教學內容,同時,該校還邀請當地文化館的工作人員為小學生授課,讓川劇文化扎根校園。【詳情】
2017年11月3日,成都同輝國際學校體育館內墨香四溢。原來這是成都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語委、市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的成都市2017年少年兒童經典學習展示系列活動之“墨香書法展示——寫經典”比賽現場,來自全市各個學校的近400名學生揮毫潑墨,現場書寫經典。【詳情】
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合面鎮中心小學舉辦了以“金色童年”為主題的現場書法比賽,旨在大力弘揚傳統文化,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提高學生書寫、使用漢字水平。本次比賽分為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兩部分進行,經過認真評選,分別選出一等獎22名、二等獎30名、三等獎20名。【詳情】
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文明辦、犍為縣教體局主辦的犍為縣第四屆“文軒杯”中小學生現場書畫比賽在犍為師范學校附屬小學舉行,全縣近1700名中小學生參加了比賽。大賽分成兒童畫小學低、中、高段組,素描漫畫小學、初中、高中組,硬筆小學中、高段組,毛筆初中、高中組,色彩初中、高中組,手工組,中國畫組等18個組別。【詳情】
2017年11月24日,四川省廣安市經開區護安初中的100多名學生正在舉行太極拳表演。從2016年上期開始,護安初中在學生中積極推廣24式太極拳武術健身課程,使這項健身項目成為該校的一大特色教育。每天大課間活動中,孩子們跟著音樂練習太極拳,既鍛煉了身體,又培養了他們對傳統武術的興趣,傳承了民族傳統文化。【詳情】
近日,2017年“太極進校園”成都市第六屆學校太極拳集體展示在成都市七中初中學校舉行。本次集體展示也是本年度太極蓉城系列活動的最后一次青少年太極拳展示活動。本次活動由成都市教育局、市體育局、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市武術跆拳道運動管理中心、市友一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承辦,市武術運動協會協辦。【詳情】
2017年11月3日,由威遠縣教育局、威遠縣文廣體新局組織的“誦讀經典 傳承文化”中小學生傳統文化展演活動在威遠縣體育館隆重舉行。古箏、舞蹈、誦唱、武術、繪畫……各種藝術形式巧妙穿插;織布機、大鼓、彩旗、模型飛機、油紙傘……各類道具競相登場。進入決賽的18個參賽隊精心準備,紛紛亮出各自絕活,為觀眾和評委帶來一幕幕的精彩。【詳情】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小學第二學區的9所學校齊聚溫江區光華實驗小學,舉辦了妙趣橫生的國學經典誦讀展示活動?;顒娱_始,9所學校代表先后登上舞臺,共同誦讀千古美文。玉石小學用如詩般的語言將《國學五千年》娓娓道來;鎮子小學歡快地朗誦國學經典《我愛弟子規》,用弟子規這顆明珠的光芒照亮了大家的心房。【詳情】
近日,甘孜州丹巴縣文明辦在全縣中小學校廣泛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在初賽中表現突出的選手參加了丹巴縣“傳播中華文明·打造書香校園·踐行核心價值觀”經典誦讀決賽活動,同時,來自全縣各學校的26支代表隊參加了決賽。決賽選取詩歌、藏族諺語、革命詩詞等多種誦讀內容,采用個人誦讀、集體誦讀、配樂詩誦讀、配歌舞誦讀等多種形式進行。【詳情】
近日,由成都市錦江區文體廣新局、錦江區教育局主辦,錦江區文化館、成都市錦官驛小學承辦的“傳承優秀傳統 留住美麗鄉愁”2017年錦江區“非遺傳承進校園”活動暨成都市錦官驛小學非遺成果展順利舉行。本次活動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學生近距離了解非遺文化,感受“工匠精神”,體味多彩童年。【詳情】
一張彩紙、一把剪刀,在四川省瀘州市瀘縣海潮鎮學校師生的手上,就能變幻成一件件精美絕倫的紙藝作品。不管是剪出來的美麗窗花,還是刻出來的中國龍,無不惟妙惟肖,展示了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每逢新春佳節或者同學家中有喜事,同學們就會通過剪窗花、剪福字、剪喜字等方式,給同學家庭送去祝福,受到家長和社會的好評,就這樣,剪紙藝術得到傳承與發展。【詳情】
近日,“傳承文脈 感觸非遺”——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在成都市大觀小學拉開帷幕。繩編非遺傳承人、四川省一級民間藝術家張國慶老師為現場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繩編體驗課程。課堂上,張國慶老師首先給同學們講解了繩編的起源以及繩編的歷史文化,展示了繩編技藝及繩編作品的魅力,并講解了學習繩編的一些基本要求。【詳情】
童謠、川劇變臉、詩詞朗誦、快板……在成都市泡桐樹小學新學期開學典禮上,短短4個節目,不僅展示了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成果,也彰顯了成都的文化底蘊。【詳情】
為了讓傳統非遺文化回歸生活、回歸大眾,從校園抓起、從娃娃抓起成為綿陽大文化的有力補充部分,并為當前傳承難、收徒難、對外宣傳難尋求到了一條新路子。【詳情】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大力推動國學教育和天府文化體驗活動,如今,國學經典、傳統文化已經進入該區中小學生的課堂和生活。【詳情】
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將社團課程、常規課堂以及美術創作活動結合起來,培養了孩子們對民間藝術的傳承與創新能力。【詳情】
四川省達州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進校園活動現場推進會在宣漢縣召開,會議對全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進校園”活動工作進行了總結安排。【詳情】
2017年度學校書記校長例會暨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工作會在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合面中學召開。合面中學、合江縣馬街中學等4所學校在工作會上分別作了交流發言。【詳情】
2017四川中小學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暨學校文化建設校長研討會在四川省成都市文翁實驗學校成功召開,會議旨在探討中小學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暨學校文化建設的未來發展大計。【詳情】
2017年11月,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觀音小學邀請兩名武館教練,為該校600余名學生上傳統武術文化課。課堂上,兩名武術教練先后教學生學習訓練了《旭日東升中華武術操》的前三節“啟示”“伸展運動”“開合運動”和扎馬步等基本功。教者一招一式準確,展示動作十分精彩,學者個個認真練習,反復揣摩正確動作。教練通過50分鐘的認真示范授課,讓學生們基本掌握了所學武術的基本功。【詳情】
四川省樂山市馬邊縣一些學校將彝繡培訓列入青少年課外興趣活動內容,傳承和發揚民族傳統文化。據了解,當地一些學校邀請民間花間刺繡專業合作社的彝繡人員,走進校園為彝族女生舉辦彝繡培訓講座,深受學生和家長們的好評。培訓現場,巾幗致富帶頭人喬進雙梅和彝繡行家李阿子等彝繡老師向學生講述了彝族服飾文化、彝族服裝花色、彝繡針法技藝和絲襪花的編扎用料、方法、流程,并手把手教學生刺繡和編扎。 【詳情】
2017年12月25日,四川省江油市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陳明富走進了勝利街小學六三班的課堂,給孩子們上了一堂書法課。陳明富圍繞“書法學習的重要性”“如何寫好硬筆書法”“常見的卷面書寫問題”等內容依次展開。在這個過程中,陳明富教給孩子們握筆和書寫的技巧,還穿插著介紹了書法的歷史、古今書法家、歷史上著名的書法作品、歷代書體等書法知識,陳明富仔細講解,孩子們用心傾聽。【詳情】
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城南學校開設剪紙課堂?!凹艏堖_人”李萬在課堂上向孩子們講述剪紙的歷史文化。他還總結了一套教學方法:低年級從怎樣運用剪刀、怎樣雙手協調學起,反復訓練;中年級從剪紙的基本方法入手,引導孩子們逐步掌握各種剪紙技能;高年級順勢而導,鼓勵學生用自己掌握的技能去創造。讓孩子們在剪紙課堂中體驗到了剪紙過程的艱辛,也感受到了剪紙的快樂,享受了成功。【詳情】
在2017年兩會·部長通道上,2016年7月擔任教育部部長的陳寶生第一個經過位于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的“部長通道”。陳寶生回答了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等問題。陳寶生認為,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綿延5000年歷史不絕的重大支撐,在當今世界多元文化融匯交流過程中,如果我們不采取果斷措施,中國人的重心就會發生飄移。【詳情】